行业新闻

企业展厅,多媒体展览,虚拟现实VR,展馆展示

国家博物馆展厅智能化(国家博物馆展厅智能化项目)

多媒体展厅概况 2022年11月10日 行业新闻 213 0

今天给各位分享国家博物馆展厅智能化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国家博物馆展厅智能化项目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微信号:373946054
添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复制微信号

本文目录一览:

“片羽重辉”国家博物馆文保成果展今在京开幕

【新民晚报·新民网】由中国国家博物馆主办的“片羽重辉——国家博物馆文保成果展”今天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北2展厅启幕。展览分为“业界先声”“巧技天工”“斐然成章”“敏行致远”“观往知来”五个部分,系统梳理了国家博物馆一百余年来在文物保护方面付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果,展示了文保理念与技术的发展与进步,体现了不同时期的特点与突出成就。

《政协之一届全体会议代表签名册》复制品装潢 国家博物馆供图(下同)

1912年7月9日,民国政府设立国立历史博物馆筹备处,是中国之一个由政府筹建并直接管理的国家博物馆。新中国成立后,在保管部下设器物修整室和技术组,分别从各地引进技术能手,组建文物修复复制专业队伍。国家博物馆的文物材质多样,文物保护修复技术门类广。不论是青铜器、纺织品和陶瓷器,还是古代书画和近现代文献档案等,一代又一代文物保护修复人员在传承和借鉴基础上,不断总结经验,用精湛的技艺保护了中华民族重要的历史遗产。

3D打印犀尊树脂模型

3D打印后随色作旧

国家博物馆充分运用最新科技成果,推进文物保护新材料、新技术、新手段的应用。强化预防性保护,改善文物保存环境,提升文物保护能力。依托“智慧国博”完善文物保护修复管理系统建设,推进智能辅助修复走向成熟,让文物被感知,会说话,逐步实现文物保护智能化。

修复司丂母斝

此次展览是国家博物馆在新时代首次举办的全面展示文物保护成果的展览,依据专业特点将文物保护技艺分门别类加以展现,而且紧扣主题,对国家博物馆百余年来文物保护方面的努力和成果进行系统梳理,体现不同时期的特点与突出成就,以及文保理念与技术的发展与进步。

中国国家博物馆终身研究馆员王秋仲复制丹崖仙境

丹崖仙境临摹件

展览通过营建修复、复制场景以还原传统文物保护技艺,设立观众互动区以体验文物保护过程,选配多组实验专用仪器以提升展览的专业性。展览既解读了文保工作的专业性和学术性,也注重文物保护知识传播的科普性,努力打造全景式、深学术、宽艺术的完整呈现,将文物保护背后的故事呈现给观众。(新民晚报驻京记者 杜雨敖)

国家博物馆展厅智能化(国家博物馆展厅智能化项目)

中国版“AlphaGo”、元宇宙未来居民等齐聚上海,他们要做什么?

中国版“AlphaGo”开启象棋人机对战、身着戏服的机器人舞“大戏”、与元宇宙未来居民实时互动……昨天,在位于浦东世博中心的第五届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展厅内,各行业的选手们已纷纷就绪,带着最新的产品与技术亮相。

首届大会时,人们就在构想人工智能这一充满想象空间的新事物,将如何改变甚至颠覆我们的生产生活。五年来,一批又一批怀抱着理想的人相继投身,解密更多的未知与好奇,刷新行业的广度与深度。那些关于未来的可能性,就“藏”在大会现场的展品里。

刷新产品精准度

人工智能是一个热词,却不是一个新鲜词。在一些商用领域,比如说港口园区物流、工程机械智能化等方面,它已经早早到来,并慢慢实现从研发到量产的跨越。

中科慧拓是今年大会的“新人”。作为由中科院自动化所孵化的智慧矿山技术和服务提供商,它基于自主研发的愚公平行矿山操作系统,已落地30余个矿山的无人化项目。

“矿区无人化想要解决的痛点是人口老龄化带来的招工难,以及作业环境艰苦导致的健康安全问题。在国外,发展已有二十余年,国内则是2019年才开始商业化落地,今年进入规模应用的阶段。”公司工作人员表示。

深耕市场多年的中信重工,则展示了国内首个行业领先的矿山装备工业互联网平台。该平台可通过智能感知、工业数据采集、无线传输、大数据分析和利用机器学习,赋能矿山行业企业。在现场,最新的矿山灭火机器人也一并亮相。“这款产品经历了持续的更新迭代,比如在耐高温上,从原先的300­°C—400­°C提升至­550°C。另外,这些机器人可以自组网,在不需要人为干预的情况下,将信息上传至指挥中心。这摆脱了一人操作一机的局限性,工作效率更高。”

在连续五年亮相的西井科技展台,记者看到了全球首款智能换电无人驾驶商用车Q—Truck。从2018年作为自动驾驶新物种问世,Q—Truck不断创新技术,颠覆性地取消了人类驾驶室,让车辆拥有更富裕的空间来搭载更多智能设备。

今年是它的第四次产品迭代,可在全程无人的情况下,通过换电的方式实现电能更新。据介绍,全新重卡配备高达210KWH的超大容量组电池,可在6分钟内自主完成电池更换,而同等运载力的重卡即使使用快充模式,最少需要充电2小时。

作为“智能泊车”的领先者,纵目科技今年也有新动作——“行泊一体”。“目前大部分车型的智能驾驶模块仍然分为泊车和行车两套系统。车企对降低成本和提升智能化等方面的需求正在增加,基于AI算法、即时定位建图等核心技术,我们有信心立足于此前积累的优势,推进行泊一体发展。”工作人员说。

人工智能赋能百业

在大咖云集的展厅内,记者注意到,不少企业正自我突破,将技术优势延伸至更广阔的产业链条上。通过新老入局者的共同努力,人工智能应用场景正进一步打开,让人们更加可视可感。

在商汤科技的展位上,中国版“AlphaGo”和参展人员开启了象棋人机对战。这是企业今年推出的首款纯家庭场景机器人——“元萝卜”,由一个象棋棋盘、一块屏幕、一个可移动的轻量级机械臂以及一个摄像头组成,内置26个关卡,覆盖低中高各种棋力水平。

“以往,公司的产品主要应用于城市交通管理和商业化场景,我们希望人工智能赋能百业,作为一种全新的尝试,今年推出了这款瞄准儿童、老人以及象棋爱好者的产品。”现场工作人员表示,“元萝卜”是之一步,接下来会加大棋类以及家庭服务类的探索,在智慧生活方面进一步延伸。

腾讯今年推出了数智人实时互动项目。所谓数智人,原本是进化了数据智能能力和手段的新人类,如今已发展为“多源数据+智能算法+领域专家”的“数智人”框架体系,还有专家指出它将是元宇宙居民的重要成员。今年,国家博物馆与腾讯SSV数字文化实验室联合打造的数智人“艾雯雯”入职国家博物馆;长三角之声与腾讯在线智能视频创作平台“智影”联手打造的虚拟数字人主播“长小姣”开始主播工作。

在城市管理以及农业等领域,人工智能也在拓展着自己的边界,提供更多数字化、智能化解决方案。

达阀科技今年带来了一台最新研发的农业采摘机器人。它拥有独特设计的采摘双臂,双臂末端可适配夹具、电动剪刀、果篮等工具。凭借着超强的视觉识别能力,可以识别果实种类、果实状态、果实坐标、果柄位置。目前,在北京周边一些农业生产基地已有落地应用。据介绍,在农业与教育领域之外,达阀科技还将大力发展人形服务机器人,即机器人保姆,预计2025年研发出实验室样品。

“我们聚焦于数字孪生城以及数字孪生工厂,应不同行业的数字化转型需求提供服务。”中国联通工作人员以大连路隧道项目为例,伴随着5G技术的成熟,它“超进化”成为全国首个5G隧道。一线操作人员开发的AR智能眼镜,能够将实时数据“叠加”在真实环境中,实现“边巡边控”。这位工作人员介绍:“如今对故障的响应速度更快,以前需要四周全面解决的问题,现在只要一周的时间。”

从后母戊鼎到《千里江山图》,考古和文保成果展如何再现中华文明

10月16日上午,故宫博物院院长王旭东在首场“党代表通道”采访活动中提出故宫建设的“四大愿景”:“一、建成国际一流的博物馆;二、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典范;三、文化和旅游融合的引领者;四、文明交流互鉴的中华文化会客厅。这样的使命,需要社会各界的参与,需要国际同行的参与,不断向国内外同行学习借鉴。”

这一关于博物馆建设愿景的展望引发了公众关注与热议。王旭东院长还指出,未来,欢迎广大观众参观访问故宫博物院及故宫数字文物库。近年来,随着我国文物保护事业的不断发展,从不同维度立体探索中华文明的物质遗存,全方位展示考古历程的展览不断涌现,为广大观众认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坚定文化自信提供了支撑。越来越多的人走进博物馆,通过展览这一文化会客厅,从考古和文物保护成果的角度认识中华文明,见证文明的交流与互鉴。

展览名称:积厚流广——国家博物馆考古成果展

展期:2022年7月2日起

位置:中国国家博物馆北9展厅

从旧石器时代考古遗址到清代水下沉船发掘,山西垣曲出土的商代青铜鼎与甘肃礼县大堡子山遗址的秦子鎛共鸣早期礼乐制度,东西文化合璧的蓝釉杯遥相呼应。“积厚流广”全方位展示国博考古的发展历程,以及百余年来国博考古不断开拓进取的历程和所取得的丰硕成果,呈现国博考古从陆、海、空不同维度立体式找寻中华灿烂历史文化的物质遗存。

展览时间跨度大,展品数量丰富。用240余件考古出土的代表性文物,从不同时期,不同角度,用考古学语言、考古学方法、考古成果和考古资料实证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展现东西方文化交流互鉴的历史。

展览名称: 片羽重辉——国家博物馆文保成果展

展期:2022年7月2日起

位置:中国国家博物馆北2展厅

“片羽重辉”展示的是国家博物馆在文物保护方面取得的成果,以及文保理念与技术的发展与进步。在修复技术的推动下,观众不但能重见重要典籍,同时可以了解大国工匠的划时代技艺。国博依托“智慧国博”完善文物保护修复管理系统建设,让文物被感知,会说话,注重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的有机结合,逐步实现文物保护智能化。

展览分为“业界先声”“巧技天工”“斐然成章”“敏行致远”“观往知来”五个部分,其中,传统青铜器修复、复制技术源远流长,精心修复过的庚儿鼎等一级文物,大盂鼎、四羊方尊等重器的仿制品悉数亮相。

展览名称:妙手传天禄,丹心鉴古今:国家图书馆藏清宫“天禄琳琅”修复项目成果展

展期:2022年8月4日起

位置:国家典籍博物馆第四展厅

“天禄琳琅”藏书是清代宫廷珍藏图籍的精华与瑰宝,也是中国历史上极具代表性的宫廷善本特藏。国家图书馆历时八年,经过修复师用不同修复技法修复的曾经严重破损、不同破损类型的天禄珍籍,重点展现了“天禄琳琅”修复项目的繁难过程、艰巨任务和巨大成就。

展览通过“天禄零楮 册府重光”“精具利器 匠心良材”“妙手巧艺 古书回春”三个单元系统讲述“天禄琳琅”藏书前编书的形成与损毁经历,呈现“天禄琳琅”后编书的重建背景、外形和钤印特点,以及“文物南迁”“溥仪盗书”等聚散流转故事;梳理国图馆藏“天禄琳琅”珍本书籍基本情况、破损状况及编目整理工作,强调其抢救性修复的必要性与迫切性。

展览名称:盛世修典——中国历代绘画大系成果展

展期:2022年9月29日起

位置:中国国家博物馆南6、7、8、9展厅

“盛世修典”是国内藏品与流散在世界各地的绘画作品以一次集合汇聚的形式亮相,也是迄今为止同类出版物中精品佳作收录最全、出版规模更大的中国绘画图像文献,包括《先秦汉唐画全集》《宋画全集》《元画全集》《明画全集》《清画全集》,更是中国美术发展历程的生动写照。

“大系”项目自2005年启动以来,团队足迹遍布海内外263家文博机构。展览的沉浸式体验区依托中国历代绘画作品和当代数字科技,为中国传统书画艺术元素向虚拟数字化形态的转化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通过视、听、触、嗅多感官交互装置,引领观众以一种全新的体验方式“走”入画中,从先秦“羽化升仙”到文人豪情泼墨,从《千里江山图》金碧山水到号称“国朝山水之一”的李思训的《九成避暑图》。集中亮相的1700余件历代绘画精品的出版打样稿档案跃然纸上,令丹青回响千年。

展览名称:和合共生——故宫•国博藏文物联展

展期:2022/09/28—2023/01/03

位置:中国国家博物馆南3、南4展厅

本次展览是故宫·国博首次联展,近400件文物以“和合”理念为主题,强化艺术价值与文化表达之间的双向赋能,探寻中国“和合”文化的历史渊源,展示中华民族“尚和合、求大同”的发展脉络。

国家博物馆以不同角度回应“合”的概念,形成内容上的并列或递进关系。之一单元“天地同和”侧重阐释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崇尚的天人合一的宇宙观。第二单元“万邦协和”重点呈现中华民族处理外交关系时秉持的协和万邦的天下观。第三单元“宜民安和”阐释中华文明对社会各阶层文化多样性、各民族文化多元性的尊重与包容。第四单元“乐在人和”全面展现中华民族“人心和善”的道德观。

远古时代的石器、骨器、玉器、陶器到绚丽多彩的外销瓷、精雕细刻的漆器,唐人绘制的绢画《伏羲女娲图》到元代书法家以精致小楷写就的《道德经》……丰富的文物展示着古代中国与“和合”有关的物质文化创造,体现了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与博大精深。

整理:王祥 编辑:任慧

关于国家博物馆展厅智能化和国家博物馆展厅智能化项目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猜你喜欢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推荐标签

复制成功
微信号: 373946054
添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我知道了
添加微信
微信号: 373946054
添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一键复制加过了
微信号:373946054添加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