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将从设计准备、方案设计、图纸设计和施工管理四个方面详细阐述展厅展示设计流程,并探讨如何提高设计效率和降低成本。

添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复制微信号
1、设计准备
设计准备是展厅展示设计的重要环节,包括对展厅的理解、目标受众、展品特点、展厅功能及用途、展示手段和现场环境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研究和规划。
首先,来自展厅业主、管理方和建筑设计单位等多方面利益相关者之间的意见和需求要得到合理的统合。其次,要根据展区的大小、形状、高度、进深、采光情况等参数,进行展览展示设计的参数分析和规划。同时,在了解展品展示的要求和特点之后,考虑如何有创意地展示展品的美感和层次感,以及展区与观众之间的互动和信息传输等方面的内容。
最终,将整个展览设计的方案总结成设计方案报告,包括总平面图、进深剖面、效果图、立面图、展品陈列图、施工剖面图等多项内容。这些方案可以视为整个展厅展示设计的总体框架和基础,方便后续的细化设计。
2、方案设计
方案设计是整个展厅展示设计过程中的关键阶段,也是最多创意和美学成分的阶段。在设计方案的初步确定后,使用多定位法、多角度法、多媒介等方式进行深化设计。
首先,要使用多个媒体手段构建展馆的空间效果,包括3D渲染、虚拟现实、动画等方式,对展馆的体量、入口形象、各功能区划分、展品陈列方式进行立体空间的感性感受研究。
其次,要采用照片、绘画、手稿、模型等多种手段进行感性分析,深化对展品本身的了解。其中,照片、绘画、手稿等可以深入了解展品的色彩、造型、材质等特点;而制作展品的建模或纸板涂绘的过程可以在实际情况下加深展品的理解。
最后,方案设计阶段还需要结合施工、材料、工艺等方面的要求出具详细的技术方案,为图纸设计打下基础。
3、图纸设计
图纸设计是展馆具体实现和施工的重要阶段。这个阶段的工作主要包括深化设计、制作施工图、软装美化和制定施工方案等多方面内容。
首先,将方案设计阶段的方案进行深化,比如发现方案矛盾、不合理的地方,对空间、布局等方面进行模拟、优化和完善,使得方案更加可实现、可控制、可管理。
其次,根据深化设计方案,制作出施工图,包括总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展品陈列图、灯光、音响、视频等多种方面的内容,为后续的施工操作、细节处理和改建提供方便。
最后,软装美化和制定施工方案等方面,对于展馆的最终效果、施工管理和运营保障都有很好的推动作用。
4、施工管理
施工管理阶段是在全面应用展览设计规划的前提下,通过施工调度、工程监理、委托施工等方式,确保施工进度、安全、质量、效果。
这个阶段需要建立完善的施工管理体系,包括从合同签订、人员招募、技术培训、现场规划、施工检查、质量检验、安全监督、装修验收以及后期运营等多个方面的内容。
施工管理需要依靠计划、确定、执行、反馈和控制五个成分,即采用住建部引入的PDCA循环管理模式,从而达到优化管理和提高效益的目的。
同时,在施工管理过程中,要紧密围绕着方案进行检查和改进,比如强化施工图的制定、改进质量控制系统、加强施工现场卫生和环保工作等方面,为展馆展示的成功搭建坚实的保障体系。
总结:综合以上四个方面的阐述,展厅展示设计流程需要全面融合展览设计、建筑设计、深化细化设计、施工管理等多种方面的元素,同时运用彩绘、模型、渲染、虚拟现实、动画等多个媒体手段,目标是在最小成本的情况下,体现更佳的展品陈列、更佳的空间效果和更佳的观众交流方式,让观众有更好的参观体验和感受。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